現在我的心情稍微平靜了一些,回到家的過程中我簡直像是中了樂透一樣有種不可置信的興奮感。
「哇這真是太酷了!」
今天晚上我到Senate House參加了IHR(Institution of Historical Research)所舉辦的seminar,主題是Religion, Politics, and the 'Natural History of Man'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主講人是Ann Thomson (Université Paris 8)。
老實說今天的大冒險倒不是參加這個seminar,而是seminar過後認識和聊天的人們。剛開始跟我聊起來的是一個UCL的history德國博士生(我們兩個都遲到了,所以share一個位子),他很開心的跟我大聊特聊他的博士論文(因為他才剛寫完草稿,我完全瞭解這種感受),之後我們邊聊邊走向每次seminar結束後大家會去的student bar(應該是在SOAS附近,我第一次去),出於禮貌,接著他就把我介紹給他認識的人,主要是一些教授,包括他的supervisors。自然而然的我就開始跟其中一位老師聊了起來,跟他討論到我碩士論文的東西還有想要再念一個碩士的事情,沒想到他就是Queen Mary(University of London的學院之一)的老師(Georgios Varouxakis),我曾經申請過QM,拿到了offer卻沒有去念,我老實跟他提到我最後選擇king's的原因(說的婉轉一點是因為想要從比較廣的領域開始,不希望一開始就鑽研intellectual history),身為課程(intellectual history and political thought)的負責人,他當然開始跟我介紹這個programme有多棒。
回家的路上我又跟另一位老師聊天,一聊之下發現原來他就是當初那個曾經寫信給我和我的推薦人教授的老師(Richard Bourke),他人非常友善,不僅鼓勵我去念他們的programme還要我寫個email給他保持聯絡。
換言之,如果我申請這個課程,再次申請上的機率簡直就是百分之百。所以現在問題就出在錢而已了。
我常常會想到某天蔡雲褘正在簽樂透,打了通電話給我隨便問一些號碼,當我也隨便了給她幾個數字。然後我們就開始討論起如果中了可以幹嘛之類的話題。
「中了我們就可以繼續(出國)讀書了耶!」「耶!!」
旁邊蔡雲褘的妹妹相當不以為然的說:
「你們是瘋子啊。哪有人中了樂透還唸書的?」
2 comments:
PhD應該不用錢啊? (還是這只發生在美國?)
你要記得跟這些老師保持一定的聯絡!
什麼PhD不用錢?我什麼我從來沒有聽說過這件事!!?美國真是個好地方...啊呀那個programme是MA不是PhD,因為我想要再念另一個MA,錢的來源就很難講了。
Post a Comment